在ACT睡眠公社的统计里:成功走出失眠的朋友里有29%提到曾经陷入“负效果的补救行为”。而减少外出和社交则是体现之一。为何这种方式有害无益?
短期封闭状态:容易强化负性感受
正如文章《回归正常社交》当我们把自己封闭起来,不再参与聚会和社交等活动时,我们将会更加的关注自我在情绪和身体方面的感受,引起对情绪和身体不良感受的放大。
好比我们身处一个大大的空旷房间,如果我们的朋友和同事在里面,我们在与朋友和同事聊聊家常的过程可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。但如果房间里只有我们一个人,我们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,而且这些声音将在屋子里不断的反射加强回响,在不断的回响放大过程中,我们越发的觉得情绪和身体感受难以忍耐。
长期封闭状态:容易滋生抑郁情绪
当我们在封闭状态下负性的情绪和身体感受与日俱增,无止境的心力内耗让自己倍感痛苦。持续的内心痛苦侵蚀,慢慢的便容易产生抑郁情绪,进而产生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的状态。
文章《允许恐惧和焦虑等情绪存在》已经提到,所有的情绪都是有其生物学的存在意义的。因此要辨证的看到,我们的抑郁情绪也是有存在意义的:它就像个特殊耳塞,让我们在面对无法忍受的痛苦时堵住我们的“感受力”,通过降低对痛苦的感受能力而减轻一些痛苦。同时,我们也要看到,这个特殊耳塞是双刃剑,它一方面挡住了痛苦,一方面也挡住了快乐的感知力,会让人如木鸡一样对周围的世界失去兴趣。
当我们觉察到自己产生抑郁情绪的时候,需要顺其自然的接受它:不抵抗、不回应、继续做事。社交活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,需要带着抑郁情绪,继续回到社交活动中。反过来,社交活动的参与也会给我们提供抚慰抑郁的能量,帮助我们更好的回到正常的生活。
更多“误区篇”文章:
- 避免过度关注睡眠的误区
- 避免一心想要摆脱失眠的误区
- 避免过度搜索失眠信息的误区
- 避免不停抱怨和倾诉的误区
- 避免执着于立竿见影的睡眠技巧的误区
- 避免想要走出失眠后再xxx的想法误区
- 避免执着于睡眠时长的误区
- 避免执着于入睡速度的误区
- 避免强迫自己睡觉的误区
- 避免执着于追求完美睡眠环境的误区
- 避免执着于恢复到从前的睡眠状态
- 避免认为自己整夜没睡的误区
- 避免半夜反复看时间的误区
- 避免刻意早上床准备睡觉的误区
- 避免刻意清晨赖床补眠的误区
- 避免白天寻找一切机会补眠的误区
- 避免刻意请假或辞职休养的误区
- 避免过度刷手机的误区
- 避免因为失眠而放弃爱好的误区
- 避免因为失眠而减少社交活动的误区
- 避免因为失眠而忽视亲朋好友的误区
- 避免假接纳和假放下的误区
- 避免过度担心容貌的误区
- 避免过度清闲,生活无所事事
ACT睡眠公社研究文章。创作者:老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uimian.net.cn/43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