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目前失眠恢复的情况
2024年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年,因为这一年是我自从2013年大学毕业后第一次整一年没上过一天班的一年。
这一年中我的心理状态发生了不小的变化,从年初的极度焦虑、抑郁,逐渐转向焦虑和平静交替,再到以平静为主。
2024年我虽然没有收入,但这对于我的实际生活来说影响并不大,倒是因为这一年我没有上班所以多出了许多时间,让我得以做了很多之前一直没有大块时间来做的事情。
其中最重要也最紧急的,就是自行治疗我当时十分严重的失眠问题。
二、失眠根源
我从小就是个敏感的人,但我几乎从不失眠。
记忆中我只在高考考数学的前一天晚上失眠过,之后失眠的日子屈指可数,通常是因为第二天要做某事所以比较兴奋,而不是因为焦虑和抑郁。
我是从2022年开始有连续性失眠问题的,当时拜我第4家公司里的极品老员工所赐,我既不开心又很焦虑,加上工作任务很重,压力很大,在这些多重因素夹攻之下,我开始出现一天接一天的彻夜难眠。
这种失眠和以往的那种失眠都不同,以往零星的那种失眠,我只是单纯的没睡意而已。而2022年的这种失眠,我除了睡意全无外还外加非常愤怒、忧愁、愤懑、焦虑、难以取舍,这些是最伤人的。所以我在短时间内开始严重脱发,并且面色发黑,气色很差。
所以我当时选择了离职保命,可是离职之后仍旧需要求职,求职过程艰辛,入职后仍旧要面对试用期、人生地不熟、业务从头学起等诸多问题。
再加上新入职的工作仍旧不顺,小人依旧横行,关系户招摇过市,公司堂而皇之地压榨,与我同一天签劳动合同的小伙伴接二连三地离职,这些都让我感到压力山大。
我愁的并不是这一份工作的有无,我愁的是踏破铁鞋都找不到一份能稳定、长期做下去的工作。
自从2022年起我就很清楚,我正在做着的工作是做不长的,但是能长做的工作又在哪里呢?答案是十分渺茫。
我一边要干活,一边要受气,活是很重的,气是很多的,敢问路在何方?那是不知道的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这位朋友把大量心理能量用在 “思考‘稳定工作是否存在’‘未来该怎么办’” 上,但这些问题在当下没有答案,只会让人陷入 “想不通→焦虑→更想不通→更焦虑” 的循环;也就是森田疗法里面讲到“精神交互作用”。
三、失眠恶化
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从2022年一开始的连续性失眠但离职就能好,发展成了2023年的连续性失眠需要吃安眠药才能勉强睡着;再到2023年年末的吃一片安眠药也没用,最起码吃两片,也不一定能睡着几小时。
截止2024年我开始长期家里蹲,我的失眠问题已经非常严重,严重到离职也不解决问题,只要想到工作,不论是以前的还是未来的,我就会睡不着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“家里蹲” 若缺乏规律的生活节奏与明确的行动目标(如固定的学习计划、兴趣爱好、家务安排等),很容易处于 “松散且无焦点” 的状态 ,此时,“失眠” 作为生活中最突出的 “困扰”,很容易成为关注的焦点:会在白天反复回想 “昨晚没睡好”,纠结 “今晚该怎么睡”,甚至将白天的疲惫、情绪低落都归因于 “失眠”,这种持续的 “症状聚焦”,会不断强化 “我被失眠困扰” 的自我认知,最终让失眠更难脱离心理层面的 “自我暗示”。
而且这种睡不着是整晚整晚的睡不着,不是我不想睡,是我真的一点睡意都没有。
到了晚上十一二点,我的大脑还很兴奋,满脑子都是愤愤不平、忧心忡忡。
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我完全不想睡觉,这更进一步加重了我的焦虑情绪我甚至在想,像我这样一直不睡觉不知道会不会死?如果真的就这么不想睡就不睡,我会变成什么样?
我不敢想,因为想下去只会更加焦虑,更加失眠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纠结 “一直不睡觉会不会死”“不睡会变成什么样”,这种对 “失眠后果” 的过度恐惧,恰恰是 “精神交互作用” 的 “催化剂”—— 越想通过 “思考后果” 找到 “解决办法”,越会让注意力牢牢锁定在 “失眠” 上,大脑因持续 “分析恐惧” 而更兴奋,进一步抑制睡意;而 “不敢想却忍不住想” 的矛盾,又会新增一层 “对‘想太多’的焦虑”,最终形成 “无睡意→担心后果→更焦虑→更无睡意” 的闭环。
由于这些年来的诸多不顺,外加失眠严重,我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,怨天尤人,怼天怼地。
我看任何事情都非常悲观,总是感觉迟早要完,即使在家也坐立不安,甚至特意把手机长时间关机,希望借此切断与外界的联系,来减轻我心理上的负担。
我就这样从2024年1月宅到了3月,期间除了学做了一些点心外,基本什么事也没干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“暴躁” 是 “无力感的向外发泄”。当人长期处于 “无法控制的困境”(如失眠反复、不顺接连发生)时,会因 “自我效能感丧失” 产生强烈的无力感 —— 无法通过 “解决失眠”、“改变过往不顺” 来缓解痛苦,便会将这种内在的 “无力” 转化为对外的 “暴躁”(怼天怼地)、对内的 “悲观”(觉得迟早要完),本质是想通过 “情绪发泄” 平衡 “无法掌控生活” 的挫败感;
四、睡眠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
到了3月,春暖花开,我也实在宅不住了,便开始到上海郊区去住民宿。
我的睡眠问题也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慢慢改善的。
治愈失眠的方法1:说走就走
我的方法很简单,就是“说走就走”。
我选择“走”的地方是青浦朱家角一带,那里离上海市区较远,但又没出上海,民宿价格相对便宜,交通也比较方便。
我随手打了一个包,里面放点换洗衣物,再带一本佛教图书,就这么简单就可以成行.。
3月的朱家角风景很不错,绿树开始发芽长新叶,天气不冷不热也不怎么下雨,正适合踏青出游。
那里没有高楼大厦,只有一望无际的绿水悠悠;那里没有紧迫的deadline,只有骑着三轮车卖菜的老头老太。
都说青浦是大农村,我看确实有几分贴切,而这种大农村的环境对我来说真的是治愈。
我每天什么也不干,就是早上起床之后出去吃早饭,吃了早饭开始在古镇或者公园里遛弯,亲近大自然,远离人类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“遛弯亲近自然”用 “感官体验” 替代 “思维内耗”
遛弯时,会关注 “绿树发芽”“这些自然景象,用 “视觉、听觉、触觉”占据大脑,不再像此前那样 “反复想工作、想失眠后果”—— 这种 “感官专注” 能直接切断 “精神交互作用”,从而让大脑 “放空”
遛弯到中午找个地方吃午饭,完了之后接着遛弯,等下午两三点以后回民宿,翻出自己带的佛教书籍阅读。佛教书籍都是教你看开和放下的内容,对我来说非常合适。一般来说看着看着我就开始想睡觉。想睡觉对我来说就跟中彩票差不多,好不容易有了睡意,我当然是倒头就睡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佛教书籍 “看开、放下” 的内容,与森田疗法 “接纳症状、不对抗” 的理念高度契合 —— 当沉浸在这类内容中时,相当于在无意识中给自己 “心理暗示”:“不用纠结过去的不顺,不用强迫自己睡着,一切顺其自然就好”。这种心态会弱化 “想睡觉却怕睡不着” 的矛盾,当不再把 “睡着” 当成 “必须完成的任务”,睡意反而会自然降临。
睡到几点算几点,一般来说我差不多能睡到4点半5点的样子,然后就可以起来出去吃晚饭了。
我不喜欢叫外卖,一方面我本来就不太习惯吃外卖,一方面朱家角一带的小吃很多,随便走走就能买到吃的。
只要我不点外卖,我就会逼迫自己多出去、多走路,这样有助于我放松心情、运动身体。我每次都选择3天2晚的行程,一个3月里面我一共住了3次这样的民宿。
随着我入住民宿的次数增加,我的身心也在肉眼可见地恢复。
原本根本睡不着的,现在基本可以睡着,原本久已不振的食欲,现在也基本恢复正常了。
我开始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,也能去思考除工作和前途以外的事情了。
这一个月里我进行了多次补觉,基本下午都会睡上一两个小时,但是晚上也照样能睡着,可见我之前缺了多少觉。
但是住民宿毕竟有成本,我也不可能就这么一直住下去,必须得是住住停停的。
因此我回家之后是否还能维持住在民宿的睡眠状态,就成了一个新的挑战。
一旦回家,就会回到熟悉的环境,回到现实的生活中。
治愈失眠的方法2:心态的变化,回归自我
现实的生活烦恼依旧,转眼已是4月,所谓“金三银四”,我已经放弃了“金三”,是否要继续放弃“银四”?这使我犹豫不决。
我当时稍微看了下招聘网站,可谓一片惨淡。而且在这一片惨淡中,还夹杂着众多“牛鬼蛇神”。
有JD里就写着要身兼数职的,有要求24小时待命的,有各种第三方外包的,还有好多电话销售岗位。
我看了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,秉持着“重在参与”的原则,我也投了一些简历,面试寥寥无几,我也不以为意。
我这时已经真心厌烦透了职场,也不再对工作抱有任何期望了。我真的只是随缘投递,重在参这样的状态我一直维持到7月,期间我也零零碎碎地面试过几家公司,那些工作都很不理想,即所谓“面试都没面完就满心想着不愿意去”的那类工作。
这些面试里有月薪打骨折的日企,有身兼数职的美企,有先后顶替2个孕妇的一年制短期外包,也有所谓的美资500强,但工资不断压价,要求一大堆,还得第三方的。
我不知道那些面试官在面试时怎样理解我的脸色,我想我的脸色大概不是太好看,所以这些面试除了那家日企以外都没有下文,那家日企也被我一口回绝了,为此那个猎头还很不高兴。
我这时候已经不管你们高不高兴了,这些年又有谁来管我高不高兴呢?
到了7月之后,由于时间已经迈入了下半年,再加上天气炎热,我也懒得再多去面这些垃垃圾圾的面试,便干脆放弃了投简历。
此时我的睡眠可谓时好时坏,基本是一天能睡着,一天睡不好,后面一天又能睡着交替进行的局面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睡眠交替波动,核心是 “求职这件事仍在心理留有残留关注”—— 虽不主动纠结,但 “偶尔面对招聘信息、面试场景” 仍会触发隐性焦虑,导致部分时段大脑难以完全放松。不过此时已无 “必须睡好” 的执念,所以未陷入 “越担心越睡不着” 的恶性循环,睡眠仍能在 “自然状态” 下维持基本节奏。
治愈失眠的方法3:看书静心,做自己喜欢的事
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没有间断地在读各类佛教书籍,同时也在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。
我补看了之前10年里的高风古偶剧,还写了10万多字自己的仙侠小说,看了《莲花楼》。
对于2024年,我年初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保养身体、解决睡眠问题,因此我整体的生活节奏都比较慢、比较随意。
事实证明,慢和随意是治疗失眠问题的良药。
其实人不会无缘无故失眠,失眠一定是因为有心事,或者过于紧张兴奋。
因此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放松心情,远离负能量源,让自己舒服,让自己快乐。
自从7月开始彻底放弃投简历之后,我的睡眠越发好了。
原本是一天隔一天地睡不着,彻底放弃找工作之后就基本每天都能睡着了。
就算偶尔早醒,也强过一开始就无法入睡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这位朋友读佛教书、补剧、写小说,本质是将注意力从 “求职焦虑”、“失眠担忧” 转移到 “能带来愉悦感的具体事” 上 —— 这符合森田 “为所当为” 的核心:不纠结 “睡不着怎么办”,而是专注于 “让自己舒服的事”。行动带来的充实感会自然稀释负面关注,为大脑创造放松空间,恰好缓解了失眠的心理根源。
治愈失眠的方法4:静坐,无为而治
如果我早于7点就醒了,我就会起来静坐。
静坐是我治疗睡眠问题的主要手段,我每天晚上都会读至少1小时的佛教书籍,读完再静坐1小时左右,然后再睡觉。
我读的书一开始是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书,后来换成了虚云法师和王骧陆居士的开示,还有禅宗故事,这些都对我很有裨益。
我不仅通过读这些书解决了重度失眠问题,而且还增长了自己的智慧,连看问题的角度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了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没去过一次医院,也没吃过一粒安眠药,纯就是靠“无为而治”的。
我唯一的“有为”就是读书,书籍确实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也是人类最好的朋友。对于我的睡眠问题来说,书籍明显比药物要有效得多,也没有副作用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从根源上减少了 “焦虑、愤怒” 等负面情绪,这种 “从心态到症状的改善”,比单纯用药物压制症状更彻底。
最后的建议:
如果读这篇文章的你也有失眠问题,不妨也跟我一样,尝试靠阅读来解决。
有的人可能要说了,那些佛教书籍看着就头大,不仅看不懂,而且看不进去。
我承认,看这些书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心境,最起码需要有1小时不会被打扰的私密时间。-开始我其实也看不进去,但是因为我有佛教信仰,在此之前就读过几部佛经,因此我坚信这个办法会有效果。
看不进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,不用急,不用怕,反正就这么读着,脑子里的那些胡思乱想就随他们去,我只管我读书。
这就跟《倚天屠龙记》里《九阳真经》上所写,“他强由他强,我自一口真气足”是一个原理。
只要我坚持不懈地读下去,一般不到1小时的时候我就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心静下来了。
等读满1小时的时候,我的状态已跟没读之前完全不同。
即使有时候读了1小时我也静不下来,但是只要再辅以后面紧接着的1小时静坐,就基本可以起到静心的效果。
这个时候再睡觉,会比直接睡觉好太多太多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这一点也是咱们公社反复给大家分享的“睡不着就休息”让心静下来也是一种休息。
而只有失眠过的人才会明白,晚上能睡一个好觉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。
随着睡眠质量的改善,我的脾气、精神、注意力、思考能力都有明显的改善。
但这时我依然没有给自己立刻安排很重的任务,而是继续延续上半年“无为而治”的宗旨。
下半年,我依旧是看看剧,看看书,偶尔出去住一下民宿。
虽然从世俗意义上讲,我的2024年是“荒废”掉的一年,但对于我个人来说,我却觉得这是我这些年里难得体会到“幸褔”和“愉快”的一年。
我不后悔我这一年里没工作,没赚钱,好像什么正事也没做。
因为只有我自己清楚,这一年对我来说有多重要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这位朋友的经历恰好印证了森田疗法的核心:真正的治愈不是 “强行消除症状”,而是 “调整与症状的关系”—— 当你不再把失眠当成 “敌人”,不再用外界标准苛责自己,反而能在 “温和行动 + 自我接纳” 中,让身心自然回归平衡。
ACT睡眠公社研究文章,案例当事人为豆瓣用户,为保护其隐私隐去其网名。案例分析者:白露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uimian.net.cn/87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