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凌晨三点,我又一次从床上坐起,看着窗外城市微弱的灯光,眼泪无声地滑落。这已经是我被失眠折磨的第十个年头,从最初的不以为意到后来的痛苦不堪,我终于明白,睡眠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。
失眠症状具体都有哪些?
—— 睡不着、醒得早、中间醒来 2 次及以上、醒来后不能立即入睡、没法深度睡眠、整晚做梦第二天起来头昏脑涨……
一、十年失眠的「至暗时刻」:从凌晨流泪到确诊单,我曾以为这辈子都睡不好了
19-25 岁那段时间,我仗着自己年轻,肆意挥霍着健康。天天熬夜看美剧、追综艺,常常看到凌晨两三点才肯睡觉。第二天早上强打精神去上学、上班,到了周末就开启补觉模式,凌晨入睡,能一觉睡到太阳落山,然后又开始新的循环。当时的我觉得这没什么,年轻人谁不是这样呢?可我万万没想到,这为后来的失眠埋下了隐患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从年轻时对熬夜的 “不以为意”,到后来凌晨独坐流泪、被各种失眠症状(入睡难、早醒、睡眠浅等)反复折磨,这种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消耗,确实会让人陷入 “这辈子都睡不好” 的绝望。
真正的噩梦是从怀孕三个月的那个夜晚开始的。那天晚上,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,只好盯着天花板数羊,一只、两只、三只…… 数到上千只,天已经蒙蒙亮了。也就是从那个无眠夜开始,我第一次意识到 “失眠不是小问题”。从那以后,我开始畏惧天黑、畏惧睡眠,一到晚上就紧张不安,生怕自己又要睁眼到天亮。慢慢地,我的身体也出现了各种不适,频繁出现手抖、胸闷、心慌等症状,让我苦不堪言。
27 岁那年,我决定考证提升自己,于是开启了熬夜看书做题的日子。有一天晚上,我看书到 12 点多的时候,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头晕,胸口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住,喘不上气来,感觉下一刻就要嗝屁了。家人被我吓了个半死,赶紧把我送到医院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有点像是焦虑障碍的症状。
30 岁时,我因工作原因搬到了广东,没想到症状更加恶化了。我时常会出现手脚发麻、两眼一黑、喘不上气、心率不齐等症状,身体状况越来越差。我的脸色天天难看到极点,嘴巴毫无血色,黑眼圈重得跟鬼一样,体重也在短期内迅速增加,还伴随着便秘、痛经等问题。
那段时间,我整个人都变得憔悴不堪,每天跟鬼一样气场低迷,情绪也十分暴躁。同事看我状态不对,给我推荐了一名专治失眠不寐的老中医。我还记得第一次找医生问诊的时候,心里充满了忐忑,小心翼翼地问她:“医生,我是不是精神方面有问题,是不是得了焦虑症?” 老中医温和地安慰我说:“不是的,你这就是长期失眠导致的神经衰弱,把睡眠调过来就慢慢好了。你是寒湿体质,需要长期调理。” 听到医生的话,我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了一些,但也明白,调理睡眠这条路,注定漫长而艰难。
二、十年试错的「方法实录」:从药物调理到行为干预,哪些经验值得参考
为了能睡个好觉,这些年我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,既有效果不佳的尝试,也有部分值得借鉴的经验。
(一)药物调理:从褪黑素到中药,在尝试中找到适合的节奏
在药物方面,我可谓是 “久病成医”。最开始吃褪黑素,从 1 级剂量吃到 5 级,效果却越来越差。后来开始吃安眠药,起初效果还不错,但我知道这东西有依赖性,不敢长期吃。我还坚持喝了三年中药,基本每个月都要喝两周以上,那苦涩的味道至今难忘。期间也吃了很多中成药,有些效果蛮好,有些则毫无作用,关于这些药的具体情况,我之后会专门整理出来给大家参考。除此之外,我还尝试补充维生素、叶酸,因为检查出有叶酸性贫血,还吃了鱼油、辅酶 Q 等各种保健品,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身体基础状况,为后续睡眠调理打下了基础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药物可以在我们最艰难的时期很好的减缓症状,如果有些朋友身体检查时有些指标异常,需要根据医生要求进行补充。针对褪黑素,通过晒太阳、运动、规律和健康的饮食等方式,活化血清素神经核系统,会有助于松果体释放褪黑素,公社更推荐大家采取这种自身合成的方式。当然,睡眠困难时,安眠药能作为辅助方法之一,若想根治,最终还是需要回到源头问题上调整。
(二)行为干预:在摸索中调整,避开 “越努力越失眠” 的误区
在行为干预上,我也有过不少探索。听说数羊能助眠,我就强制自己闭眼数羊,可越数脑子越清醒,反而让身体更紧张了,这让我明白助眠行为不能带有强迫性。我还尝试通过运动来改善睡眠,打网球、羽毛球,快走、去健身房健身,虽然剧烈运动后当晚可能彻夜难眠,但长期坚持适度运动对身体机能的提升是有帮助的,后来调整为轻度运动后效果明显改善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强身健体,可以提高睡眠驱力,每个人要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即可,不建议睡前剧烈运动,尽量放在白天或者提早一点,以免影响睡眠,反而陷入更焦虑的状态。
(三)理疗尝试:从拔罐到耳穴,部分方法带来温和改善
各种理疗方法我也一个不落地尝试了。拔罐、火龙罐、肩颈推拿、针灸、艾灸、脉灸、经颅磁、耳穴贴压等等,几乎市面上能找到的理疗方式我都试了个遍。其中贴足贴我坚持了三个月,效果还行,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脚底都黏黏糊糊的,感觉不太舒服。肩颈推拿和艾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身体的紧绷感,让身心得到放松。
以上方法里,其中一部分还是有点效果的,如果大家感兴趣,后续好好整理一下细说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针灸等方式和药物一样是很好的缓解症状的辅助方法,但是不能解决根源问题。
三、破局的「核心逻辑」:从 “每天睡 2 小时” 到自然入眠,普通人也能复制
经过多年的试错和摸索,我终于找到了一些能改善睡眠的方法,总结出了 3 个核心逻辑,从之前每天只能睡 2 小时到现在能自然入眠,这些方法普通人也能复制。
逻辑一:先学会 “接纳失眠”,再谈 “改善睡眠”
我发现,很多人和我一样,越是想睡着就越睡不着,越是担心失眠就越容易失眠。后来我才明白,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 “必须睡着” 的执念,允许自己 “躺平休息” 也是一种收获。当我们不再把睡着当成一种任务,身体反而会更加放松。
我还养成了 “睡前 5 分钟写焦虑清单” 的习惯。每天晚上睡觉前,我会把大脑里各种乱七八糟的杂念、担心的事情都写在纸上,就像把这些烦恼从脑子里 “倒” 出去一样,写完之后心里会轻松很多,也能减少睡前胡思乱想的情况。
还有一个亲测有效的心理暗示方法,那就是告诉自己 “今晚没睡好也没关系,明天补觉也不迟”。这种自我安慰能减轻心理压力,让我们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失眠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这个也是咱们公社一直给大家科普的一个观念”需要的是休息而非睡着”,失眠不是问题,怕失眠的心理状态才是问题。
逻辑二:重建生物钟 “早睡早起”,关键是 “固定节奏”
因为第二天要早起上班,我强迫自己养成 10 点就睡觉的习惯,还不断暗示自己 “质量不够数量补”,先保证充足的卧床时间。
如果实在无法入睡,我会适当吃一点褪黑素;要是睁眼到超过 1 点还没睡着,就会吃一片安眠药。虽然我知道药物对身体不好,但是长期睡不着对身体的伤害更大,两害相权取其轻。
我还有一个防止失眠的 “邪修” 技巧,不知道是否具有普适性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尝试一下。就是拿一件舒服的 T 恤或者毛巾,遮住脑门,如果觉得睡眠环境太亮还可以遮住眼睛,这种情况下我一般都能更快入睡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个方法好像比较适合 ADHD 人群,之前看过一篇相关的文章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早起适合多数人,但早睡对于多数失眠的朋友并不适用。如果发现没有睡着,睡眠压力会非常的大,从而让自己陷入精神交互作用里面(什么是精神交互作用,欢迎进一步学习《无药失眠疗法》具体获取方式,可以联系白露【微信:bailu202403】)。公社建议大家困了再上床,同时可以固定时间早起,起来后就可以投入生活,可以积累当日的睡眠驱力。
逻辑三:剥离 “助眠仪式” 的压迫感,让身体自然放松
以前我总觉得助眠需要一套复杂的流程,列了 “睡前必须做 10 件事” 的清单,可这样反而增加了我的心理负担。后来我扔掉了这个清单,把睡前流程简化成 “拉伸 + 阅读” 两个轻松动作,让身体和大脑都能慢慢放松下来。
我还坚持睡前 1 小时远离电子屏幕,这不是因为怕蓝光伤害眼睛,而是为了避免大脑被各种信息刺激得兴奋不已,影响入睡。
另外,我发现太累的时候千万别洗澡。我本身属于气血双虚的体质,晚上累了以后洗澡特别气亏,睡觉时就会感觉又困又睡不着,这种感觉相信很多失眠的人都懂。
还有一个小窍门是 “睡不着也别起来”,如果在床上躺 30 分钟没睡着,也别着急起床,可以听听历史书、英语、政治之类容易犯困的题材,说不定听着听着就睡着了。
同时,我还坚持 “阳光浴”,每天固定晒太阳半小时,这个特别重要,老中医经常强调这个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,就尝试着闭目养神,如果闭目养神已经很难了,发现思绪万千,这个时候做一些体验性让自己平静下来的事情可以减少脑子的思虑。思虑越少人越放松,睡眠越好。
四、复发的「应对指南」:偶尔失眠不可怕,学会这 3 招再也不怕 “失眠反复”
即使现在睡眠状况改善了,偶尔也还是会出现失眠复发的情况。但我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慌了,因为我学会了应对的方法。
(一)复发初期:先 “止损” 再 “溯源”,别让焦虑放大失眠
失眠复发时,我的第一反应是 “别慌”。我会先问自己 “今天是不是太焦虑了”,然后把自己焦虑的事情写下来,放进小本子或者手机备忘录里。这样一来,这些事情就不会一直在脑子里循环,能让我的心情平静不少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从生物学角度分析,睡不着往往是大脑有波动的状态,失眠是大脑不平静的一种症状表现,因此调整的方向一定不是消灭失眠,而且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,让自己的大脑平静下来。如果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大脑平静下来,欢迎参加ACT睡眠公社的《情绪和睡眠训练营》系统调整,具体联系白露了解。
(二)快速缓解:2 个立竿见影的放松技巧
快速止损有两个技巧,一个是 “腹式呼吸法”,用鼻子慢慢吸气,让腹部鼓起,然后用嘴巴缓缓呼气,重复几次,能有效平复情绪;另一个是 “身体扫描”,从脚趾开始,依次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放松,能让肌肉得到舒缓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训练营里也有关于身体扫描的练习,如过想要体验,可以联系白露。
(三)长期维稳:把 “改善睡眠” 变成生活习惯
长期维稳的核心是把 “改善睡眠” 变成生活习惯,而不是短期任务。我坚持每周进行 3 次轻度运动,像瑜伽、骑行、散步等,这些运动比剧烈运动更助眠,亲测有效。我还养成了睡前 1 小时 “断电” 的习惯,用纸质书替代手机,通过这种渐进式的调整方法,让自己逐渐适应睡前的放松状态。
最重要的是建立 “睡眠容错机制”,允许自己偶尔失眠。其实偶尔一两次睡不好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,越是担心失眠,反而越容易失眠。当我们能坦然接受偶尔的失眠时,反而能减少复发的频率。
【ACT睡眠公社观点】:失眠是一次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机会,看见生活里需要调整的地方,心态上需要调整的地方,通过建立更良性的习惯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活着。
五、「经验补充」:那些待尝试的方法,期待你的分享
综合以上,就是我这些年对抗失眠试过的方法和总结的经验。
ACT睡眠公社研究文章,案例当事人为知乎用户,为保护其隐私隐去其网名。案例分析者:白露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uimian.net.cn/8689